从面部和脉诊看妇科疾病

2023-05-10 14:56:27

从面部和脉诊看妇科疾病 

面诊图

面诊口诀:

额头火星有斑痣:三横纹向(额头部位横纹深,精神压力大;有斑痣者,心脑血管有病,预防三高)

胸乳显现两眼间:(眼角发青者,患乳腺增生或乳腺癌。)

眉宇中分肝为外:(眉梢有斑者,肝有病。)

内侧心脑肺相连:(两眉中间有竖道者肺有病;横道竖道相连者心有病。)

肺主皮毛窍于鼻:(酒糟鼻,毛孔粗大者肺有病。)

脾主肌肢白唇边:(唇有白道,肌肉无弹性者脾有病。)

准头主脾两翼胃:(鼻头发红有坑毛孔粗大者脾有病;鼻翼鼻唇沟发红者胃有病。)

鼻梁中肝两侧胆:(鼻梁中间有斑者肝有病;两侧有斑者胆有病。)

肝主筋脉华在爪:(肝不好者指甲有竖纹,手脚抽筋。)

恰好开窍于双眼:  (肝不好者眼干涩,视物不清。)

舌上为肾中为心:(舌根部为肾区,黑 ,黑者有肾病;舌中部为心区。)

心窍于舌华在面:  (舌有裂缝、脸红有血丝者心脏有病。)

大肠本在颧骨外:(颧骨外发黑发红者大肠有病。)

小肠颧内即可见:(颧骨内侧发黑或眼袋早现者小肠有病。)

巧嘴一张生殖器: (唇上有斑或有皱生殖器有病。)

人中膀胱相关联:(人中有斑或痣,男有膀胱瘤,女有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

水星地阁是肾区:(下巴壳或耳发黑、有斑者有肾病。)

主骨生髓非等闲:(肾不好者腰痛、腿沉、记忆力差、牙不好、早泄。)

开窍于耳一脉通:(肾不好者耳聋耳鸣。)

其华在发可直观:(肾不好者脱发、白发)

颜面望诊熟于心: (烂熟于心如子弹上膛。)

不是神仙胜神仙。(功力到家如虎添翼。)


(一)通过面部颜色查看:健康的人脸上应该是干干净净,色泽红润有光泽。

1.黄色:脾胃,消化系统不好;

2.白色:肺,呼吸系统有问题;

3.红色:心脑血管系统有问题;

4.青色:肝胆,免疫系统有问题;

5.黑色:肾脏、膀胱系统有问题。


(二)观察舌头:健康人的舌头是粉红色的。如果不健康的人从舌头上可以看出来

1.他的舌苔很厚,那是他的脾胃不好,

2.舌根发青,他的肾不好,

3.舌两侧有牙印,是肝不好,

4.舌头发白,是心不好,那是心肌供血不足。血液循环不好,有贫血的症状。

5.舌尖发暗紫色,是心火过旺,是血绸,血粘,

6.舌尖长了许多小点点、红点点,他可能有心肌炎。

7.舌尖不尖,中间有深沟可能有糖尿病。


1. 胆主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就不好,他的白眼仁发黄,很浑浊,不透明,象近视眼,花眼,有的总爱眨巴眼睛,这都是因为肝功能较弱,

2. 肝功能不好的人,他的指甲上有横纹,竖纹或灰指甲。他的筋是鼓出来的,青筋暴流,中医叫爪甲不滑,这些人爱抽筋,西医讲的是缺钙。

3. 肝胆不好的人,情绪是爱发怒的,因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说发火就发火。

4. 肝胆不好的人,食性是爱吃酸的,象山楂,山杏等,一吃就能吃很多。

5. 肝胆不好的人,脸色是青灰色,无光泽,每天总象没洗脸似的。


反射区:眉毛中间1/2处往外到眉尾这三角区是肝区,还有鼻梁中段也是肝区。


如果在这些地方长斑、长疙瘩、红点或黑痣等,可以断定他肝胆有毛病,有的人在这些地方长很明显的黑斑,那是他的肝脏有问题了,因为人的脸上是不会长东西的,象儿童脸上就干干净净。


1.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可能是脂肪肝。

2.若这两个部位有青春痘,此人肝火旺。

3.若太阳穴处有斑,此人肝功能衰弱。

4.若鼻梁中段有斑,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或更年期。

5.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很难看,人比较清瘦,此人有肝炎或肝硬化。

6.,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

7.指甲软薄,无光泽,有竖纹,易脆裂,表示肝功能差。

8.满脸雀斑,先天性肝功能不足。


反射区域:在鼻梁中段外两测部位。

1.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

2.若有斑,有暗影,可能有胆囊炎。

3.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

4.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

5.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

6.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

7.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心脏

反射区域(一):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

1.此处出现青春痘,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2.此处有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

3.此处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反射区域(二)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

4.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说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

5.若出现的横纹很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6.心脏不好的人脸上布满红血丝,象爬满了许多小虫子似的,这样的人血液循环系统不好。


心脏不好的人他的情绪是喜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大家一看这人挺好,总是笑呵呵的,其实有人没人他都这种表情。他的食性是爱吃苦的东西,象苦瓜,苦菜之类的,因为他的身体里需要苦的东西来补充。


心脏不好的人脸色是红的,不是健康的那种红,紫红色。颜面望诊可以看出。


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

1.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说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

2.此处发红发亮者,一般都有高血压。


小肠

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

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

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会大便塘稀。


脾胃

脾反射区域:在鼻头,胃反射区域:在鼻翼,二侧凹处为十二指肠区。

1.嘴唇发白,没血色,嘴唇很干,爱爆皮,裂口子,脾胃功能不好。

2.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肌肉松懈,没有弹性。

3.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老是皱着眉头,好像在思考问题,其实什么事也没有。

4.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脸色发黄,看一个人脸色发黄,老皱眉头,那他一定是脾胃不好。

5.红鼻头,酒渣鼻,鼻子头有红血丝,黑斑,长疙瘩等,这样的人都是脾胃不好。

6.鼻头发白,没有血色,特别白,这样的人是脾虚,会贫血。 鼻头发黄,也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倦怠、不嗜食等 。

7.鼻窝总是很脏,发黑,油乎乎的总象没洗干净似的,或是长疙瘩,这样的人胃功能不好。

8 .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

9.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

10.脾区出现斑或痣,有脾肿大的可能,胃区出现斑和痣,可能会有溃疡和其他病变。


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

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他的食性是爱吃甜的。因为他的身体需要甜食来补充。


肺功能不好的人,他的鼻子也不好,象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常患呼吸道感染。


肺是给皮毛输送营养的,肺功能不好的人脸上的皮肤比较粗糙,毛孔大,头发焦黄,爱开叉,没光泽,肺功能不好的人。他的情绪是悲忧的,老爱发愁,有点事就爱哭。


肺功能不好的人她的食性是爱吃辛辣的,

肺功能不好的人的脸色是发白的,无血色的。


肺的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就是印堂这个位置。

1.如果印堂这块发红,是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症,

2.印堂发暗,黑色的那种暗,这样的人可能有病变,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3.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

4.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

5.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

6.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

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大肠

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从眼珠到外眼角往下至嘴角一齐,这个位置是大肠。

1.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

2. 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

3.大肠区发暗红,不平整,考虑结肠炎。

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 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反射区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巴下的部位。

1.在这个位置上长疙瘩或有一条子发黑,不是没洗干净,也不是太阳晒的,说明肾功能不好。

2.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怠懒,腰背及腿部酸疼。

3.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耳朵上近期长了黑痣或疙瘩,那他可能有肾结石。

4.若此部位有痣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

5.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耳旁有竖褶子,是肾功能衰退。

6.下巴是肾的酸痛区。如果这个位置长红点、疙瘩,就会有腰酸,腰痛的感觉,一般为肾炎;手机加电脑足不出户做互联网无限极免费交流微信AA0-888.


膀胱

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是膀胱

1.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

2.膀胱区有皱纹,考虑有肾萎缩,红痘痘为炎症,后长黑痦子,考虑要有病变;

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

1.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说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

2.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

3.女性人中有痞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

4.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

5.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有竖纹,是男性性功能障碍,


胸乳

两眼间的鼻梁斜坡处为胸乳区。

(1)乳区长痦子和斑,考虑乳腺增生及肿瘤。

人老了肾虚,肾衰,会造成人耳朵背,耳鸣。肾虚可导致膀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

凡是骨骼有毛病的人追根要追肾,象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都是因为肾功能衰弱造成的。


肾功能不好的人,情绪是恐惧的,怕惊吓。总有恐惧感。如果突然有动静或声音,都害怕吓一跳。


食性是爱吃咸的,口特别重。


面部望诊七诀歌:

欲识来君百病源,面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斑痣色素全昭然。

若问面诊有何难,部位所主是关键。

耳肾目肝唇脾胃,鼻肺心舌是一家。

面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应分清。

面王坐立向主人,头在眉心尾鼻尖。

中线两侧有多人,一耳便是一个人。

颜面两人首尾抱,分布规律同主人。

面部主色应分清,国人红黄不是病。

青肝赤心黄脾胃,白为肺颜黑肾色。

青主惊风赤火起,黄伤饮食白虚寒。

双目无神精气虚,目光闪闪精神在。

印堂青暗为头痛,红主内热黑多寒。

鼻赤脾热黑则死,黄主有湿白脾寒。

左腮赤色肝经热,右腮赤色肺热痰。

鼻塞声重伤风寒,目下青黑定有痰。

口唇赤白阴阳判,赤者胃热白为寒。

望色十法用灵活,病色生克要确定。

病色相生病易愈,病色相克命难全。

君识望诊七绝歌,百岁人生也不难。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北京一康医学”订阅号




面诊

面部是人体各部位和疾病的全息缩影,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上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下至五官九窍、皮肤毛发,无不息息相通。如果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不适,就会使其他部位,甚至整体都受到干扰或影响。


面部的各个部位所代表或反映的不仅仅是这一局部,而是五脏六腑在面部这一部位的反射区。我们很自然的能从人的面部形色,推测出对方的精神、健康状态,日常作息是否正常,一旦面部出现问题,通过调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就会使面部所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


头面:额正中点。主治:头面病、脑病。

咽喉:头面与肺的中点。主治:咽喉炎、梅核气等。

两眉端中点。主治:咳喘、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心:位于鼻梁骨的最低处。主治:心悸、失眠等。

肝:心区与脾区联机的中点。主治:肝病及两胁疼痛。

胆囊:在肝区两旁。主治:胆囊炎、胆石症等。

脾:位于鼻尖。主治: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

胃:位于脾两侧。主治:胃痛、呕吐。

膀胱:相当于水沟穴的位置。主治:腰酸背痛。

子宫:与膀胱区重叠。主治:痛经、阴部痛。

大肠颧骨下缘。主治:便秘、腹痛、泄泻等。

小肠:在颧骨的内侧、主治:泄泻。

肾:鼻翼水平线与太阳穴的垂直线相交处。主治:遗尿等。

脐:肾区稍下方。主治:绕脐腹痛。

胸()在目内眦稍上方。主治:胸胀、胸闷等。


眼诊


五轮学说:是根据五行观点,将眼由外向内分为内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五个部分,并配属一定的脏腑,借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机制,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等。


八廓学说:是将眼睛按照八卦的部位划分出不同的方位,然后分别隶属于六腑、心包和命门,当眼睛发病时,可以通过观察方位、色泽、粗细、多寡,为治疗提供依据。

鼻诊

鼻是脏腑组织的缩影,各脏腑组织在鼻部都有一定的相应部位,这些部位系统的反映了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状况。


耳诊

全息耳疗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由针灸发展变化而来,通过耳穴磁灸经络传导,可以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脏腑气血运行,疏通血脉,达到寻根求源,治病治本的目的。

唇诊

口唇是十四经的枢纽,脏腑的要冲,我们以八卦图来说明脏腑与唇的对应关系。


舌诊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齿诊

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牙齿通过诸多经脉的运行,与内脏紧密相连。


看妇脉要诀 



女子二七天癸至,调经察脉要分明。两手尺脉皆沉伏,此病分明是闭经。
肝大肺小应有子,两尺不断滑乃真。心肾俱旺知是孕,肺大肝小孕不成。

左寸滑实为男脉,右尺沉滑女现形。肝肺俱浮胸膈膨,两关沉迟腹中痛。

一月一行为经信,或前或后要留心。先期而来是血热,后期而来是寒经。
经来疼痛多气滞,行后而疼是气虚。其色黑者是血热,淡淡而来痰所凝。

烟尘黄水血不足,紫黑犹是风邪侵。传于腰膝多疼痛,散于四肢则不仁。
此是妇人真妙诀,医人熟记却有灵。




简明诊脉常识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

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 能量的
多少(足不足);  
2 能量的方向
(升或降)。




上为总论   以下分论之

分者  分部以论:左手侯阴血    右手侯阳气    或谓:左手侯能量的储存   右手侯能量的制造

左手【寸】【关】【尺】肾阴         心运血    肝藏血    血之精华入肾阴
右手【寸】【关】【肾】肾阳         肺运气    脾生气    肾之阳化精为气

男为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
女为阴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
——此为男女之常脉

阳之要   在于能    寸脉位于上【表】   阳位   当以收敛沉降为顺     中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敛    尺脉位于下【里】   阴位   当以收敛固密为顺     重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运  关脉位于中【中】   中位   当以鼓荡滑畅为顺     轻取可得

简言之   两头小   中间大——现代社会最佳之财富【能量】结构     谓之:橄榄形

脉位之浮沉  可以四季【本质就是温度的变化】以简述之:


—— 夏【轻触即得 浮脉:热则阳气升散  热证表证或夏季常脉之位】 脉体最大  洪

—— 秋【稍重可得 气渐降敛 热渐退  秋季常脉】                 脉体稍小  濡

—— 春【再重可得 气渐升散 热渐盛  春季常脉】                 脉体再小  弦

—— 冬【沉按始得 沉脉:寒则阳气降敛寒症里证或冬季常脉之位】  脉体最小  细

夏见秋冬春脉  为不及  热病见秋冬春脉  为渐愈
冬见春秋夏脉  为太过  寒病见春秋夏脉  为渐愈

脉气运行简述————
饮食之入,始于右关【脾胃】,主运化,可理解为赚钱部门,当最强【有力,脉位秋】为好。运化之物化为血液储藏——土养木,肝主藏血,存钱部门,右关之脉【肝】,当最强【有力,脉位秋】为好。血之精华为精,下输于肾阴——精血同源,主藏精,脉当最沉【有力,脉位冬】
肾阴若水【能源】,肾阳若热【能量】,水热合为一体共存——阴阳互根互用。心肾同属少阴,心念动,引发肾阳的点火,肾精化为气血,循肝【左关】上行——水生木,至心【左寸】——木生火,心火炎炎,心为能源-能量转化器,转化能量供应全身。一条线路直上供应脑部——心主神明、经过肺【右寸】敛降;
另一条线路直下肾阳,肾是皇宫,先天之本【右尺】,供养输送能量到后天之本脾胃【右关】,脾胃属土,土生金,能量供养输送到肺【右寸】,与心路汇合。
最后,金生水,肺【右寸】引导气血能量输送回归到肾阴【左尺】,以肝作为运输途径。由此完成一个圈的循环。


脉诊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


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动画



脉诊歌

浮脉:


【体象歌】


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


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


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


【体象歌】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


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

【体象歌】


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


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


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

【体象歌】


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


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


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

【体象歌】


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


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


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


【体象歌】


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


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


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虚脉:

【体象歌】


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


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证蜂起。


实脉:


【体象歌】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歌】


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疼。左关见实,肝火胁痛;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之,便闭腹疼;右尺见之,相火亢逆。


【兼脉歌】


实而且紧,寒积稽留。实而且滑,痰凝为祟。


长脉:

【体象歌】


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主病歌】


长主有余,气逆火盛。左寸见长,君火为病;右寸见长,满逆为定。左关见长,木实之殃;右关见长,土郁胀闷。左尺见之,奔豚冲兢;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短脉:

【体象歌】


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主病歌】


短主不及,为气虚证。短居主寸,心神不定;短见右寸,肺虚头痛。短在左关,肝气有伤;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左尺短时,少腹必疼;右尺短时,真火不隆。


洪脉:

【体象歌】


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表,滔滔满指。


【主病歌】


洪为盛满,气壅火亢。左寸洪大。心烦舌破;右寸洪大,胸满气逆。左关见洪,肝木太过;右关见洪,脾土胀热。左尺洪兮,水枯便难;右尺洪兮,龙火燔灼。


微脉:

【体象歌】


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


【主病歌】


微脉模糊,气血大衰。左寸惊怯,右寸气促。左关寒挛。右关胃冷。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尺得微,阳衰命绝。


细脉:

【体象歌】


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


【主病歌】


细主气衰,诸虚劳损。细居左寸,怔忡不寐;细在右寸,呕吐气怯。细入左关,肝阴枯竭;细入右关,胃虚胀满。左尺若细,泄痢遗精;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濡脉:

【体象歌】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主病歌】


濡主阴虚,髓绝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右寸见濡,腠虚自汗。左关逢之,血不营筋;右关逢之,脾虚湿浸。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尺得之,火败命乖。


弱脉:

【体象歌】


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


【主病歌】


弱为阳陷,真气衰弱。左寸心虚,惊悸健忘;右寸肺虚,自汗短气。左关木枯,必苦挛急;右关土寒,水谷之疴。左尺弱形,涸流可征;右尺弱见,阳陷可验。


紧脉:

【体象歌】


紧脉有力,左右弹指;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主病歌】


紧主寒邪,又主诸痛。左寸逢紧,心满急痛;右寸逢紧,伤寒喘嗽。左关人迎,浮紧伤寒;右关气口,沉紧伤食。左尺见之,脐下痛极;右尺见之,奔豚疝疾。


缓脉:

【体象歌】


缓脉四至,来往和匀;微风轻颭,初春杨柳。


【主病兼脉歌】


缓为胃气,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风伤,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右寸浮缓,风邪所居;左寸涩缓,少阴血虚。左关浮缓,肝风内鼓;右关沉缓。士弱湿侵。左尺缓涩,精宫不及;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弦脉:

【体象歌】


弦如琴弦,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指下挺然。


【主病歌】


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弦在左寸,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头疼。左关弦兮,痰疟癥瘕;右关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饮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挛疝痛。


【兼脉歌】


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


动脉:  

【体象歌】

动无头尾,其动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


【主病歌】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得动,惊悸可断;右寸得动,自汗无疑。左关若动,惊及拘挛;右关若动,心脾疼痛。左尺见之,亡精为病;右尺见之,龙火奋迅。


促脉:

【体象歌】


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主病歌】


促因火亢,亦由物停。左寸见促,心火炎炎;右寸见促,肺鸣咯咯。促见左关,血滞为殃;促居右关,脾宫食滞。左尺逢之,遗滑堪忧;右尺逢之,灼热为灾。


结脉:

【体象歌】


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


【主病歌】


结属阴寒,亦由凝积。左寸心寒,疼痛可决;右寸肺虚,气寒凝结;左关结见,疝瘕必现;右关结形,痰滞食停。左尺结兮,痿躄之疴;右尺结兮,阴寒为楚。


代脉:

【体象歌】


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主病歌】


代主脏衰,危恶之候。脾土败坏,吐利为咎;中寒不食,腹疼难救。两动一止,三四日死;四动一止,六七日死。次第推求,不失经旨。


革脉:

【体象歌】


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革。


【主病歌】


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右寸之革,金衰气壅。左关遇之,疝瘕为祟;右关遇之,土虚为疼。左尺诊革,精空可必;右尺诊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牢脉:

【体象歌】


牢在沉分,大而弦实;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主病歌】


牢主坚积。病在于内。左寸之牢,伏梁为病;右寸之牢,息贲可定。左关见牢,肝家血积;右关见牢,阴寒痞癖。左尺牢形,奔豚为患;右尺牢形,疝瘕痛甚。


散脉:

【体象歌】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主病歌】


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之散,怔忡不寐;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当有溢饮;右关之散,胀满蛊疾。居于左尺,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阳消命绝。


芤脉:

【体象歌】


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主病歌】


芤脉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丧血;右寸呈芤。相搏阴伤。芤入左关,肝血不藏;芤现右关,脾血不摄。左尺如芤,便红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伏脉:

【体象歌】


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主病歌】


伏脉为阴,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郁之证;伏居右寸,气郁之疴。左关值伏,肝血在腹;右关值伏,寒凝水谷。左尺伏见,疝瘕可验;右尺伏藏,少火消亡。


疾脉:

【体象歌】


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薄疾。


【主病歌】



疾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号离经,虚魂将绝;渐进渐疾,且多殒灭。左寸居疾,勿戢自焚;右寸居疾,金被火乘。左关疾也,肝阴已绝;右关疾也,脾阴消竭。左尺疾兮,涸辙难濡;右尺疾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行业病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