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好不好,就看这一处!看哪一处呢?我们来看看张秀勤老师是怎么说的。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因此我们除了要疏通肝胆经,调达肝气,还要力戒暴怒或心情忧郁。可以通过外出活动,多晒太阳等调养情绪的方法,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从而达到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目的。
肝胆好不好,就看这一处!——中指根
检查方法
伸开手掌,手指自然并拢,手心向上,将盐缓缓洒在中指根部,看谁的盐会从指缝中漏过去。
左侧大爷的手漏了一些盐(人们常说的漏财手)……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中指指根就很饱满,有的人就凹陷,甚至漏缝了呢?
其实,咱们的中指根部隐藏着肝脏的健康信号,来看看张秀琴老师的中指根诊断法:(这里说的是中医范畴内的肝的问题,不是说就有一定有肝病)
1、中指根变细,指跟缝隙增大
说明肝经气血不足,会出现胁痛腹胀,胸闷疲劳,脾胃功能减弱,视力减退,眼睛干涩等症状,女性还易患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2、中指根变细,手掌色正常
肝脏无实质性病变,但肝气不足,需要保养。
3、中指根变细,手掌色暗红
需警惕脂肪肝、血脂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
4、中指根变细,手掌色土黄色,无光泽
肝胆病变可能性较大,需高度警惕。
中指根变细,肝脏有问题
许多病症都会找上门来!
张老师说,这几种病要从源头上调起,就要注意肝胆的保健。
怎么梳理肝气
疏肝壮胆功,肝胆不好的朋友一定要练!
早敲胆经身体好,晚推肝经睡眠好
敲胆经:生阳气
位置
每天早上起来,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哪里痛,哪里就是毒素淤积所在,要重点敲哪里,一定要通过按揉或者敲打到没有疼痛点为止。
方法
每天用空心拳头,敲打胆经,敲10分钟,敲到发热,能促进肝胆排毒,增强身体免疫力,是增强体质的不二法门。
肝胆相表里,肝气不舒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胆,所以要同时调理。春天阳气生发,靠的就是胆经,胆主生阳。所以我们要抓紧敲敲胆经,阳气得到生发,开春就有好状态。
睡前推肝经:排毒
位置
肝经和胆经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方法
每天睡觉之前把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反复推上50遍就可以畅通肝经、疏调肝气,使肝胆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而您做梦都会做美梦。
在女性经期前后做一做,可以调节月经、保养妇科、瘦身养颜;男性体质下降了,打不起精神,容易失眠,也可以用它来生发阳气,充沛精力,改善生活质量;而老人家呢,则可以用它来作为保健养生的日常功课。
肝功能良好,对很多慢性病都有直接而明显的改变,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肝胆排毒,有效改善健康的基础—消化功能。通过几次的肝胆排毒,困扰的过敏症会逐渐消失。此外,所有的颈肩僵硬、背部酸痛都会消失。你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精力。
中医针灸手法治疗李松芝讲腹针基础方中医针灸手法治疗李松芝讲腹针概述及其适应症
日常病症
一、疗法介绍:
“落藏疗法之无痛腹针”是在落藏、经络、八卦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与气血转输,从而治疗全身各系统疾病的一种特效针灸。
落藏
想要治病效果好,就必须得找到病根,落藏思想就是寻找病根的临床思维。因为一切疾病源于五脏,落藏思想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落藏思想融合了黄帝内经中的多项思维,用简单的几个条辨,总结了脏腑功能、经络、病机十九条、八虚理论等艰涩难懂的中医传统理论,让中医思想变得简明易懂,变得实用,大道至简。
黄帝内经讲,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出问题归谁管。比如腿上得血栓了,光做支架是不行的,得找出问题所在,心主血脉,这个病落藏在心,治疗就从心入手。再比如“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阳虚使机体气化功能减弱,体内则出现阳不化阴,导致阴寒产物积聚,水湿、痰饮之类。所以尿液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水肿等都落藏于肾。
落藏腹针
腹针是运用传统十四经理论针灸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并逐渐总结出来的一种针灸技术,一经问世就以它的高效快速,无痛安全,简便易学等优势深受医患欢迎。宗筋疗法是周嘉荣先生潜心研究多年总结出来的一种按摩技术,其中落藏理论具有普遍的临床指导意义,成为临床医生尤其是个体医者在实际工作中的金钥匙。无论用针,用药,用灸,还是放血等各种技法都可以从宗筋落藏思路中获得灵感,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李松芝老师自2000年开始跟随特效腹针专家郑怀玉老师接触学习并应用腹针,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跟随周嘉荣老师学习宗筋疗法,深受启发,并将宗筋的落藏理论应用到腹针当中,提出“落藏腹针”这门结合了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技法。
腹针特点:
1、简单易学:只用20左右个穴位,简单易学易掌握。
2、无痛:不要针感,基本无痛。老少皆宜。
3、安全:在腹部浅层扎针,绝对安全舒适。
4、高效:治疗周期短,疗效稳定快速,秒杀痛症,近期远期疗效都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
5、适应症广泛:腹针适应范围广,涉及病症及多。腹针调补的作用特别突出,对一些正气不足,过度虚损,久病体虚,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各种慢性病,以及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骨性病,妇科病,男科病,更年期综合症都有很好的疗效。此外,腹针不但对于各种急、慢性病效果很好,在美容美体塑形,养生保健行业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
治疗疾病
疼痛科: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鼠标手、腱鞘炎、腰椎病、关节炎
内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荨麻疹、痛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脂肪肝、肝硬化、肿瘤术前后调理
儿科:湿疹、哮喘、呼吸道感染、尿床、过敏、鼻炎、发育迟缓、厌食症、多动症、小儿脑瘫
消化科:腹泻、便秘、胃肠炎、腹胀、肠梗阻
呼吸科:支气管炎、哮喘、嗅觉异常、过敏性鼻炎
神经科:偏瘫、面瘫、中风后遗症、癫痫、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
睡眠科: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梦魇
眼科:近视眼、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青光眼、白内障
女科:子宫肌瘤、乳腺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不孕不育、妇科炎症、阴痒、产后护理
男科: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
情志科:更年期综合征、忧郁症、自闭症、学习障碍
美容科:减肥塑形、丰胸、痤疮、黄褐斑、脱发、早白发
本课程讲授落藏理论在腹针的应用,相关疾病的特效穴位的应用及个人在多年临症中积累的望诊心得,通过望舌,望手,望脐,望腹,让中医基础薄弱的学员知道病根在哪,让没有治疗思路的学员学会对症下针,让没摸过针的学员掌握腹针技术。
二:主讲内容
第一天:疗法概述、腹针具体操作与注意事项、基础方的临床应用
第二天:腹针机理阐述、落藏思路的临床应用、五脏病相关处方
第三天:痛症的治疗方法、腹针的全息定位
三、主讲专家:
李松芝,执业医师,主任医师。毕业于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及教学二十余年,曾执业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三甲),现致力于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医学与文化。
在中医针灸专业学习中不断挖掘探索新领域新技术,先后学习了很多优秀学术项目,其中对薄智云教授发明的《腹针疗法》深入研究,深刻领会腹针的疗效之快速,安全易掌握的优势,应用到临床受到患者极大的欢迎和认可,得到很多灵感和启发。为了能更好的学习腹针技术,在2000年跟随腹针专家郑怀玉老师学习特效腹针疗法,深得恩师提携,并进行大量义诊义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腹针技术得到很好的发挥。2008年跟随周嘉荣老师学习,成为宗筋入室弟子,感恩周老师亲传其脉疗及宗筋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完美的把腹针疗法与落藏思维结合起来,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2016年开始在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教学授课,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所得无私的传播给社会。
四、邀请参加对象:
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推拿科、创伤科、脊柱病科、理疗科、骨伤科、康复科、针灸科、针刀科等科室医师、理疗师、按摩师,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整脊、推拿诊疗医师、各从事推拿技术、教学、科研机构及从事按摩保健有关人员等。
五、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李松芝教授亲自授课,并现场示范及手把手教授。
2、研修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中英文对照由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经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免费复习。
5、报到时交四张二寸免冠彩色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六、时间与地点:
第二十五期 2017年12月17日—20日(17日全天报道)成都
第二十六期 2017年12月21日—24日(21日全天报到)郑州
七、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承办方:中推中医文化传媒中心
八、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4200元 特价3500,中推会员价3150(包括:资料费、证书费以及免费复习的费用)。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会议地点及乘车路线在开班前一周以书面形式通知各位学员。
3、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报名咨询电话:17301268934 陈主任
报名QQ:545319995(备注自己的名字与要学习课程)
服务网址:www.ztzypxw.com
温馨提示:
提前办理会员证费用优惠10%
服务宗旨:
1、我没有基础可以学习吗?
答:本课为研修班,面向爱好者和推拿正骨针灸方面从业者,旨在向大家分享老师研究成果与看法,共同探讨。
2、上课期间没听懂,后期如何保障?
答:我们会建立微信群,可以随时交流;另我们会现场发放老师光盘资料讲义,可反复观看。
3、中推还有其他课程吗?
答:有的,我们主打课程有:小儿推拿、艾灸、扪筋切骨、中医脉诊、达摩正骨、新医正骨、头皮针、浮针、腕踝针、套管针、独针、零力度正骨、埋线等。【涵括推拿正骨、针灸、徒手整形、艾灸、埋线、美容减肥】
4、介绍学员有介绍费吗?
答:主动分享并成功邀请学员,每位会赠送价值300元的学习资料【让您不出门就能掌握专家教授的手法绝技】
同类新闻
其他资讯
Copyright ©行业病例交流@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