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4月2日)开始:清明节,我们对先人最尊贵的祭奠就是好好走上佛法修行的道路,点此最后几小时报名佛医堂“清明节3天实修课”报名信息>>>
师兄们好!我们今天主要来一起了解下中医经常说的“寒湿体质”究竟是什么样的体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改善湿寒体质——
1、什么是寒湿?
身体内一旦有了寒湿,就像一件干衣服由于受潮而变成了湿衣服,衣服会变得沉重、阴冷。人的身体也是一样,当身体内部水分太多时,如果这些水分无法被身体及时通过劳动、运动出汗或利用,也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造成身体内的“湿”太重。
2、“寒”的感觉是怎么样?
“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觉冷”等;当一个体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凉水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特别是现在女性平时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
3、湿气的感觉怎么样?
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便会慢慢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4、女性寒湿重了身体会怎样?
身体变得沉重了——人发困、发沉、没精神。
身体阴冷了——四肢发凉、脸色灰暗、发青、发紫。
身体发霉了——各种皮肤病多发。
身体长菌了——各种细菌、病毒极易感染。
身体腐烂了——各种炎症、溃疡长期不愈。
身体血管遇冷变细了——动脉硬化,各脏器缺血、功能低下。
身体经络遇冷收缩、不通畅了——长囊肿、长肿瘤了。
5、祛寒湿最快速的方法——艾灸
女人的病比男人复杂得多,但是用艾灸温灸治疗妇科病,就不是太复杂了。只要坚持得好,艾灸、温灸能治好很多妇科病。
也就是体内的环境或气象不好,由于气象或环境不好,就象是没有阳光的寒湿天气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当然就会气滞血淤,经络不通畅,代谢的垃圾产物无法排出,新鲜血液无法正常运送到,当然就会生各种各样的病了。
要根治好这么多的病,只有改变好体内的环境或气象。女性艾灸祛寒湿可通过选取丰隆穴、足三里、中脘穴、曲池穴等穴位。艾灸温灸能补元阳、散寒祛湿,用艾灸把体内的气象变得阳光明眉,就会冰雪消融、一切阴霾就会消散、经络通畅。
预防、改善寒湿可以经常艾灸这几个穴位——
1)肩颈部的“大椎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2)前胸的“膻中穴”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3)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
4)腰部的“命门穴”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5)脚底的“涌泉穴”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责任编辑/一诚)
相关阅读:
痛经的原因及对治办法
人体存在寒气的秘密(排寒方法)
《禅观与内功》第6期佛医实修课录音
流通处公益推广:
建议使用符合人体力学的“佛医养生打坐垫”
传统的内功修行辅助养生茶“飞天茶、辟谷茶”介绍
☞ 佛医堂“清明节假期3天高级共修课”报名通知
“迷你禅修”讲座录音分享:
“迷你禅修”是佛医堂开创的一种创新性实修课,让大家在轻松、短暂的时间里学会如何进行高级功夫的禅修。另外“迷你禅修”也可作为佛医堂高级实修课的预科教学,对于初学的师兄很有价值,请您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收听讲座录音分享:
“迷你禅修”录音二维码
编辑声明
佛医堂微信所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大部分整理自公开媒体,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不一定代表佛医堂意见。如果您有任何观点,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的评论栏里和我们的编辑义工对话。另外,如您认为微信的图文内容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admin@foyitang.com ,我们会及时更正。
佛医堂公益团队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
▼点击“阅读原文”可到达佛医堂流通处微店
同类新闻
其他资讯
Copyright © 保定妇婴医院社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