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令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下午。
在采访吴令英之前,我去过她的门诊几次,她的诊室外,总是围着窃窃私语的病人,他们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信任这个名,也敬畏这个名,加之诊桌边的吴令英不苟言笑的神态,以及语气中的不容分说,我和这些候诊的病人一样,觉得吴令英很严厉。
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那天下午的采访,在妇科病房角落里的主任办公室,狭小的空间堆放着各种医学资料,唯一的生活气息来自于几张病人送的贺卡,都是手工做的,用幼稚的笔画写着的“和蔼可亲”之类赞语,于我,只觉得那是病人的客气,直到吴令英应采访要求,讲完了那几个代表性的病例。
其间,让我记住的,不是救治过程中的医术高超,而是她对每个病人的大包大揽:连夜请来自己的老师,动用自己的大学同学、业务人脉,全北京地寻找最擅长这个领域的专家,为的是给一个外院无计可施转过来的,家属已经决定放弃了的病人,紧急会诊,联合手术。
这种近乎执拗的包揽,其实是被逼出来的:一边是垂危的病人,一边是癌症的凶险,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吴令英,只能别无选择地走进手术室…… 直到她告诉我,手术成功之后,她一个人疲惫又后怕地在办公室里哭了,我也这才意识到,其实,她完全可以不这样做的!
她可以科学又如实地告诉病人:这个病没法治,因为你的瘤子已经转移,因为你的免疫力太低……对于癌症这个至今为止仍旧是“不治之症”的疾病,连医学都无奈的时候,身为医学的从业者,一个孤单的医生,凭什么一定要承担绝境中的生命?
但最了解癌症、也领教过“医闹”的吴令英,好像没动过这样的心思,她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她是我的病人”。
讲完每个病例,吴令英都会下意识地说出的这句话,这个简单而平实的理由,一笔“勾销”了她冒险救人的神圣和伟大,让不怒自威的吴令英,多了些“妇人之仁”的暖意。
采访结束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喧闹了一天的医院终于清静了,医生们这时才陆续下班。
家就在医院附近的吴令英说,特别累,不想走路的时候,她会坐这个车回家——那是一辆没有改装的简单三轮车,只用红色的塑料布,做了个车篷。它的“司机”可能怎么也想不出,这个满脸倦意,经常嘱咐他注意安全的“乘客”,是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的妇科肿瘤“大拿”。
「病人不怕我,还‘欺负’我」
问:您的病人好像很怕您?
吴令英:我觉得她们不怕我,甚至还欺负我(笑)。
有个病人,40岁,卵巢癌,外院开腹后发现不能做,只能又关上了。她离婚了,自己带着女儿过了两年,病情加重,肚子疼得厉害的时候就靠,都有点成瘾了,找到我,非要我给她做手术,但是没钱。她对我说,“我只有两万元钱,您看着做吧……”这哪儿是看着做的事?外院就是因为这个不收她。
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同岁,当时才13岁,就已经在打工给妈妈挣钱了。她的瘤子是低度恶性的,如果做了,可能活下去;我如果不治,病情会发展,她的孩子就没妈妈了,孩子甚至会活不下去。那孩子看我的眼神儿让我受不了,这真是欺负我呀(笑),为了这个孩子我也得给她做呀!因为两年的拖延,腹腔的慢性炎症很严重,手术做了6个小时,终于成功了。
「家属要放弃,我一听就急了」
问:这不是您做的最难的手术吧?
吴令英:最难的手术有一个。那是2004年,我刚从台湾开学术会回来,特别累,就关了手机,告诉我爱人“什么电话都别叫我,除了医院的”。结果,到了晚上十点,877打头的电话来了,就是医院的。有个病人,是妇科的良性瘤子,但是引起了肠梗阻,而且这个人之前就有过一次,当时的治疗就很吃力,这次又犯,家属知道很棘手,就不想让病人受罪了,决定放弃治疗。
我一听就急了,她只是良性的瘤子,不能因为这个就放弃呀!我说我马上到!从家里跑着到了手术室,同时给当时的老主任刘丽影打电话,她听了情况也开始往医院赶,到了手术室一看情况严重,台上会诊的外科医生推荐了退休的腹部外科余宏迢主任, 我们打电话,是余主任爱人接的,我听见电话那头说:“老余,医院手术室电话,你快来接”!
她的肠子要切掉1米多,我提醒两位专家,上次手术之后就肠梗阻了,我担心这次大切之后还会发生,必须想办法,把容易黏连梗阻的肠子支起来。
我想到了北京另一家医院的一个专家,我知道他擅长做这个,马上电话,当时已经是深夜了,他二话不说,接了电话就往医院赶……最后,是几个医生,妇科外科配合,切除黏连成团的肠子,在剩余肠子内放置了支架,等康复之后再把架子拿掉,这样才避免了术后的肠梗阻……手术结束是凌晨四点,是从前一天晚上八点开始的,这个病人现在还很好好的。
问:这样的夜间手术,有加班费吗?
吴令英:没有,只有一线值班的医生有夜班补助,我们是值四线班的,没有补助,外院请来的医生也没有报酬,我当时觉得特别不落忍,想自己掏钱感谢他,但他说什么也不要。
问:自己掏钱?请外院的医生帮助手术,为什么你自己掏钱?
吴令英:因为她是我的病人。
「手术成功,我在办公室哭了」
问:现在腹腔镜很普遍,人们觉得这样的手术做不彻底,是这样吗?
吴令英:腹腔镜是个新技术,对病人的损伤小,而且视野更清楚、更广,但是它是有适应证的,必须有规范,否则就会出问题。
有个病人,四十岁,农村来的,卵巢癌。在外院第一次看的时候,被当成良性的瘤子了,按良性做的腹腔镜,结果进去之后发现是恶性的,准备不足,手术中瘤子散落在了腹腔里,等于是到处“播种”,结果膈肌、肝脏、肠子上都有,长出了很大的肿物,化疗之后又发作了,找到我这儿。
按常规,这种手术不做,一点错误都没有,因为她转移得太多,又经过化疗,身体非常弱,很可能手术这一关过了,但手术恢复的时候出问题,甚至死在恢复的时候。她3个孩子的母亲, 我当时觉得,如果我不做, 就有一种犯罪感。我就实话告诉她丈夫:手术成功的把握不到60%。家属很朴实,坚决支持,于是决定做。
因为她的免疫力低,脾上虽然有瘤子但我还是保留了脾,为的是最大可能地保护她的免疫功能,哪怕以后恢复好一点再做呢。手术做了七八个小时,很顺利,之后又住了10天院。
临出院的那天,她突然肚子疼,但是血象不高,也不像肠梗阻,只是心率很快,B超检查也没发现什么。到了晚上,体温上去了,肚子疼得厉害,很明显的像是感染,我马上请外科会诊,同时电话和我的同学商量,他们听了这种情况也犹豫做不做:病人刚做完手术,体质很弱,再手术肯定风险很大。但不手术的话,腹腔的问题很可能发展到更严重,直至毙命。
当时,正是医患矛盾最厉害的时候,我也是经历过“医闹”的,这个病例真是把我堵到了一个角落似的,病人来看病,性命就托付给你,不给你任何退路和选择!我当时就想,豁出去了,就是有风险也得救她,如果这个手术真做出问题,我就辞职,我实在受不了这种压力了。
肚子一打开,我心里暗喊庆幸!幸亏打开了,她因免疫力低并发严重的感染,之前一直用抗菌素压着, 所以没有渗液,B超也因此看不出异常,但这些渗液积存在腹腔成了脓痂,因为要出院,停了几天抗菌素,感染就爆发了,幸亏做了,否则会因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
做完那次手术,我回到办公室,抑制不住地哭了,病人命悬一线,这一线又栓在医生身上,医生还不能出错!很多规定不近人情,不合乎医理,比如手术后的合并症,美国就有规定,阑尾炎的合并症都是正常的、允许的,因为阑尾炎感染时很多已经并发腹膜炎了,但是在中国,可能要打官司,要医院医生陪钱。
「提出妇科腹腔镜手术无瘤原则」
问:肿瘤已经复发了,为什么还非要手术?
吴令英:因为她得的是一种“未成熟崎胎瘤”,这种瘤子通过手术治疗,会逐渐转为良性,所以手术对她非常必要。
问:如果当时的腹腔镜没有散落,可能后面的治疗就顺利很多。
吴令英:是的,所以我当时就提出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无瘤原则”,一定要避免腹腔镜手术中肿瘤的人为播散,这会为以后的肿瘤复发埋下隐患。我提出的时候是2010年,两年后,2012年美国的FDA才提出了这个规范。
「医生诊断要经过充分思考」
问:您的号很难挂吧?
吴令英:我的专家门诊每次就挂20个,还会有很多临时加进来的,不能再多了,因为我得保证质量,挂号费以前的14元,变成了现在的500元,我开玩笑说,这下我终于可以休息了,太累的时候也敢停停门诊了,以前14元的时候,再忙再累也不敢停,因为那种号便宜,挂的人多,停一次会影响太多。
后记
「手术室电话就是“警铃”」
采访过程中,吴令英接了个电话,放下电话她说,已经出了一身冷汗,因为电话是手术室打来的,这是她最怕接到的电话。
做医生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手术室的电话仍旧是她的“警铃”,因为担心病人出事,接到电话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过去应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的房子就在医院边上,为的是如果需要,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医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她对科室医生规定:电话给她的第一句话,一定先说“有事”还是“没事”,之后再说细节。
像每次采访名医一样,我问吴令英:做医生后悔吗?她说,只有每次被这样的电话惊到的时候,会闪现一下后悔的念头,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自从做了医生,自己的生活,已无宁日。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
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END
各位读者朋友,过年好!
佟道养生馆现已恢复正常营业,快递将于2月25日恢复;
架上产品均有现货,有相关疑问可咨询商城客服。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行业病例交流